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Solo walking 漫步行禪(黃墩岩老師)









2011/11/10  


禪修的好處
禪修的方式
行禪與其他禪修方式的差別
各種行禪方式
Solo walking的方式
Solo walking的特點
我的行禪經驗




禪修的好處

現今世人的生活型態,因著無遠弗屆的網路及國際交通的便利,已邁入世界是平的的無國界世代。資訊的更新與獲得,快速又大量。處於現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外在世界,各式各樣學說信仰充斥世間,如果內在心理世界沒有一個如如不動的安穩中心,難免隨著外在世間的變化隨波逐流,沒有歸宿。這也是各個宗教信仰、心理學說都會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禪定練習方法,幫助世人面對複雜繁擾的種種困境,回歸中心。讓人回歸沉穩寂靜的自心,便是襌修的好處。它提供一套安定身心的訓練方法,定靜安慮得,進而身心合一。



禪修的方式

流傳2500年的佛法,無論北傳、南傳、藏傳,及現今西方世界的佛教界及心理學界,都提供各式各樣的禪修方法來幫助人們修習禪定。行、住、坐、臥,皆有很細膩的法門修學。一般人認知的禪修法多為坐禪,在深山或僻靜處的結跏趺坐修行。由於在特定的空間,進行長時間的打坐,外界干擾可降至最低,這種靜態修行法能有精細的四襌八定的殊勝襌境。但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常是不可多得的想望。幾天幾夜的禪修營與避靜(Retreat),所體會到的禪定喜悅與與覺察洞見,回到平常的生活軌道,仍否繼續保持,是現今有心修行的人的最大挑戰。

在種種禪修方法中,最不受時空限制,較符合現代人生活節奏需求的,應屬行禪法門。行襌只要腳一落地,便能進行禪修。是很實用的日常生活動態修行方式。佛陀早在兩千多年前便以托缽,經行的方式,一邊行禪,一邊傳法。經典裡也記載有許多大成就者在經行的過程裡證悟菩提。

歷史上,古今中外有許多的哲學家如赫曼赫塞、康德、黑格爾、梭羅、日本哲學之道的西田幾太郎,也是在行走散步的過程裡得到許多洞見。可見行走的禪修法門其來有自。



行禪的基本方法與好處

行禪,在行走的每一個步伐裏保持全然的覺知,沒有特定目的地的走路,這樣的動態禪修法,是很適合忙碌緊迫的現代人生活節奏。平時未經訓練的心念總是妄想紛飛,遇境即生煩擾。人一天行走的時間如果都能在禪定法喜裡,心念不空過,點點滴滴的覺知明光積聚成覺性大海法流,自然能超脫無明慣性的纏縛糾葛不再輪迴受苦。

行禪能讓本來就與生俱有的自性光明生起(本覺:報身禪修的核心),因體會到念頭的空性而清楚明白(般若法身),將這份身體的存在化為慈悲的運用(化身:菩提心的實用),三身合為一身『自性具三身』,是一個能讓人實際體驗操作的用功方法(功法)。




行禪的特點在於,能在腳步行進間所遇到的種種境況(人、車、各種外境干擾)之下進行心的襌定訓練。只要腳一走動,心便自動進入覺知狀態。如果在一般的生活情境裡,能有襌定觀修的功夫,自然無時無刻就能禪定靜心。



各種行禪方式

當代廣為人知的行禪的法門,當屬在法國創立梅村的一行禪師。他倡議隨時隨地在行走的當下,注意呼吸,在呼吸之間配合自我覺知的提醒:『吸氣,我知道我正在吸氣 』『呼氣,我知道我正在呼氣』。如此正念具足的每一個步伐,為行禪的人與周遭的環境帶來和平與喜樂。

一般傳統寺院師父所持的行禪法,多來自南傳Vipasana內觀系統,專注在腳步提起,停住,放下的每一個身體覺受。從身受心法四念處觀察身心,速度十分緩慢,猶如電影定格似的分解動作,藉由放慢速度,增進心智對身體的細膩察覺。此行禪法多用於兩次坐禪之間的轉換。

法鼓山果雲法師所教導的行禪,是將專注力放在腳上,把每一步都當做是第一步,用念佛號或觀音菩薩聖號來配合腳步,安步當車。對於周遭景色,只直觀,不做分別比較,往內收攝心念,放下萬緣來行禪。

黃墩岩老師的solo walking止觀經行法,是在腳步,呼吸之外,再加一個心智上的念頭安定法。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化身)的提醒,阿彌陀佛(報身)的明光,與心經(法身)的體悟裡,行禪。由於念頭(心智的作用)收攝在正念裡,覺性便能在每一念裡升起,轉化。念念相續,每一念的升起,都是一次覺性升起的機會。不求止息妄念,只需自我提醒要覺知當下,本覺當家地在日常生活裡,正念具足的經驗一切。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行禪能在十五分鐘內身體安穩,大腦念頭安定,讓原本具足的覺性(覺知觀照)自然顯現,不壓抑在腦海裡來來往往的各種想法,只讓一切發生在知道的感覺中。這也是身心靈學者所一再強調的『臨在』感。只要有臨在,內在的神性佛性就能自然顯現。



Solo walking的方式


Solo walking是在每天的歩行中進行本覺襌修。只要有以下條件皆可䦕始初階的基本行襌:

1. 時間: 30-40 分鐘
2. 地點 : 剛開始練習時先在人少僻靜處以避免干擾,如自家客廳、公園、學校操場跑道(筆直開闊之處)、海邊 ……… ,走順之後無處不可行。

3. 衣物:寬鬆衣物,舒適的鞋

4. 速度:一拍=60 (初時以慢為要,走順之後隨意)

5. 方法:慈 ○ ○ 悲 ○ ○ 喜 ○ ○  捨 ○ ○   阿 ○ ○ 彌 ○ ○   陀○ ○  佛 ○ ○(念頭)

 
                     123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腳步)

* 有聲步:慈悲喜捨阿彌陀佛——專注(止)
無聲步:○○ — —觀照(觀)



Solo walking的特點無聲步  止觀雙修

一步有聲步,兩步無聲步的設計:

一步有聲步,是讓慣於思考的大腦有所緣,給它一個目標物, 讓心念可以專注, 達到『止』的 作用。不會再妄念紛飛。

兩步無聲步,則是要讓念頭與念頭之間, 拉出一個gap(間隙),可以觀照。就像音樂的休止符,在停頓的拍子裡享受無聲的寧靜。大腦沒有持續性的思考活動,就會有放鬆的作用。無聲步的設計,就在凸顯沒有念頭的輕鬆,無重量感。

solo walking 走順之後,身心寧靜, 止觀雙運。簡單的操作方法, 卻得有持續的意志力與堅持的耐力, 才能『簡單的事,重複的做』,養成『心』的運動好習慣,讓覺知的能力與每天邁開的腳步緊緊連結,一走動,心就能主動的放鬆休息在覺性裡!



Solo walking體會到的覺明本性,會讓自己的心像一面明鏡,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起心動念,皆能在其中映照。行禪中的體會,應用在人生的境遇裡,漸漸能不執著,不起愛憎分別取捨,轉識成智。不再用意識心來經營人生, 而是能用本有的覺性智慧,化用肉身的存在為慈悲與愛的示現。許多因外在境界而起的思緒,不再因過往的習氣慣性而起情緒煩惱,體會到念頭情緒的生起,滅去,是極其自然的過程,漸漸能不執著受苦。因深刻體會念頭的空性,境界現前在受苦報時,能清晰地覺知當下,保持臨在的清明,把果受好,把因做好,不再隨習氣相續造做惡業,因而能念念清淨,日漸清淨,生活越來越自在,終究能享有輕安自在的人生。Solo walking行禪的功德就是能在15到40分鐘內,身體自在輕安,念頭自然安定,輕易解脫因情緒升起而作繭自縛的苦惱。



Solo walking三階段:(相對於密教大手印法門的四次第)

第一階段行襌專一瑜伽  
腳步與念頭統一後,大腦自然安定。身體會自行進入『自動駕駛』[auto pilot]狀態,五感清晰敏銳。外界聲音聽得清清楚楚。腳步也是步步穩定輕快。腦中佛號(念佛觀呼吸)自然響起,不是用力去念佛,而是如電影螢幕字幕浮現般,一字一字在腦海中出現響起。在這裡體會身體這份物質性的存在,是可以沒有一個主宰,就像呼吸一樣,它自然會自主作用,不須你去用力造做。漸漸能做到『走出腦袋瓜回到身體妙觀察  』的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的轉識成智第一階段。此時身心因腳步,心念配合呼吸的協調,呼吸細、勻、長,進入專一止定的狀態。


在唐朝普明禪師牧牛圖裡,也有以牧童騎牛吹笛的意象來指導禪的方法。其中有很清楚的禪定十階段的說明。牛就比喻是我們的這份五蘊身心的存在(身體),牧童就是我們的大腦意識心。

在黃老師的solo walking行禪法中,以『慈悲喜捨阿彌陀佛』的佛號來當笛聲。當腳步呼吸同步時,念頭因佛號的引導自然安定寧靜,就如一個有經驗的牧童,不會站在牛的前方硬拉著牛前進,而是能輕鬆自在的騎在牛背上,以悠揚的笛聲帶領著牛往目的地前行。Solo walking就是這樣,以佛號代替笛聲,讓身體回歸自然運作,不再被日常慣於妄念紛飛的大腦來當家作主,讓心念安定寧靜下來,自然能享受『沉穩寂靜』的輕鬆自在。

腳步的流動,帶動念頭安定,輕鬆自然。身體的行進運作,交由腳步來當家作主。而不是大腦用力來控制心念之流。注意力由頭移到腳,只要腳步一踩下,就能進入禪修狀態。如此慢慢由點狀,變成線狀,再進入全面性的覺知狀態。所有的起點,就在腳下一步。周遭車流聲,蟲鳴鳥叫聲,都清清楚楚發生在耳根的感覺中。這也是觀音法門的運用。聲音是沒有形相的。所有的聲音,外在的聲音,內在念佛的聲音,合而為一成為一種聲音。無內無外。讓這聲音來來去去,不評斷,不抗拒,就這樣加快腳步去流動著,沒有一個在觀照行走的我(意識的主人),及被觀照的他者(行禪的這個行為)。

此時第六意識心將轉為妙觀察智,由無意識地抓取外在境界的聲音,影像,人,車,而反轉為清楚知道觀察的臨在意識(here and now),一切景象將因內在清明而更清晰地顯現於眼前。此時看東西會更明亮清晰,耳朵聽聲音會更清晰微细。風吹過皮膚,腳踩大地,身體的觸覺也會更敏銳。眼神將因專注入定而定住,不會隨意飄移。由此進入專一瑜伽。而有定生喜樂的法喜充滿。這就是『定慧等持』的禪定法。

定生喜樂是一種很愉悅的心靈感受。對周遭所有事物充滿感恩之情,對日常事物有新鮮清楚的感受。 而這種法喜是禪修過程中的風景,不應留戀,爾後也不應期待。 要有『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的明白。

在此階段,因每個人夙世因緣不同,所生起的境界受蘊也不同。練氣之人氣脈明點會有明顯的變化。夙世所修習的種種法門也會有『接上線』的靈通感受。此時應謹記『空性』的智慧明白,『任其顯現,了無意見』,不執取,不貪著,自然會平實度過。

這就是以身體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應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不起妄想分別執著,『識』自然就能轉為『智』。





第二階段行禪離戲瑜伽                
初階Solo walking身體主人由大腦交由腳步來主宰,進入定境。念頭專注安定後,在第二階段,此時腳步的流動輕盈,行進間會有行如風的快意暢然。如水面無紋, 念頭專一平靜自然 ,腳步點地即離,輕巧不黏滯。腦海中的佛號,以聽的概念讓它像聽收音機一般地流出。沒有一個在用力念佛號的主人,只有自然流洩的佛號在腦中響起。整個人進入法流,似乎所有一切都在流動,腦海中升起的念頭,任其升起,停留,消失,並不會有『我怎麼在打妄想?』的自責,或『我走得很好』的執著,在這裡的『四不一沒有』(不抗拒,不定義,不期待,不掌控, 沒有我執),會讓行禪過程更加流暢舒服。此時人車吵雜,氣味紛雜,都不會影響Solo walking行者的臨在意識,他就是安穩自在的體會『現前當下這份身心正在發生什麼?』而由專一瑜伽進入離戲瑜伽
當你能隨順腳步,快速流動時,自然就能體會靈光獨耀迥脫根塵身心脫鉤的輕鬆感。行禪中除了身心輕安,喜悅感恩,更有行如風的流暢自然!

此時第七意識的末那我執意識(『我』的概念)因覺性的喚醒,而轉為平等性智。外境的一切,不取不捨。因體會每一步的行禪,都是新的開始,而不會活在過往的無明慣性裡,去愛憎分別取捨,將一切人事物區分(二元對立),而生煩惱。由此進入無二無別的法界一心,無內無外的一味世界(一味瑜伽:隨時隨地以本覺來經歷人生的一切)。


第三階段行禪:無修瑜珈

當solo walking走成習慣,一有機會腳一落地,覺性便能自然升起。10-15分鐘由散亂回到專一,再由專一進入觀照。再進一歩由觀照,進入全影像式的照見,沒有一個覺知者在用力"觀照",而是腳歩連結念頭,念念專一止觀,而心念轉為念念清明。此時第八意識的阿賴耶識(與生俱來的各類含藏種子意識)漸漸因禪定的修習,化為清淨無擾的大圓鏡智。生命中所經歷的一切,如鏡中像,水裡月,因著明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沒有執著,隨順因緣變化地去勇敢承擔與經歷一切。

到此階段,生命中只要有痛苦煩惱,自我提醒,去走路行禪,便能回到原本的覺知。隨時隨地都能以本覺自性來經歷人生的一切。體會『只要讓心有重量的都不是』。由此進入無修瑜珈。





我的行禪體驗:常獨行,常獨步,與子同遊涅槃路(永嘉禪師)

我在行禪solo walking的修練中,似乎較能體會如何與萬物合一,如何在風中樹影鳥鳴聲裡感受生命的神聖與感恩,如何在每個腳步踩下的瞬間感知身體平衡與否,如何在每次吸氣吐氣的交替間檢驗呼吸的質地:長短、冷熱、均衡否。雖然清楚地知道自己還有很多的執著妄想,習氣個性,無時無刻的在提醒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但也學會沒有什麼境界是應該達到的,沒有什麼樣子才是修行應有的樣貌,唯有信任自己的佛性會帶領著此世的自己走上該走的道路,就這樣照著般若空性的本覺禪修法,隨順自己的因緣,在每個當下盡力圓滿現前當下所相遇的每個關係,在每一個情境裡去學習放下無明執著,批判比較,放鬆緊繃的肌肉神經,從覺察自己的身體,再覺知自己心念的變化,漸漸讓身心能統整合一,不再活在腦袋瓜裡吱吱喳喳的雜念妄想中,而能專心一意的活在此時此刻,保持臨在的意識,是多麼輕鬆自在!






註1:大手印專注於四個禪修的次第:
大手印的“專一瑜珈”-- 心安于一處,專注力集中在心性的體驗上。
大手印的“離戲瑜珈”-- 發現心性是絕對的純簡,超越一切的觀念執着及做作。
大手印的“一味瑜珈”-- 了悟色相和空性事實上都是相同,同一 味道。
大手印的“無修瑜珈”-- 修行者達到了沒有什麼需要發展,沒有什麼需要消除,禪定與不禪定已不重要了,因行者始終都在禪定中。




註2:佛陀施教有深有淺,依天台宗判教之藏、通、別、圓;藏教時期的修行禪經(中阿含)
中所指示弟子的四種行禪法;比較淺近容易知曉:
「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覺觀已息內靖一心,無覺無觀
……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是勝息寂,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
寂。復次行禪者,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
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識處,趣無所有處此示「修習正思,快樂息寂」,乃
至「捨念清淨」(此為藏教時修三十七道確之行禪心境)別於圓教時摩訶般若波羅密之三十
七道品所說之禪法。教觀綱宗「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道品」此「無所得心」,就是大乘止
觀之「無塵智」。說明佛陀教化是活學活用,無塵并非死心,祗是「背塵」而「合覺」
亦即「無塵」之體,而興「智照」之用。




註3:行禪法-行亦能禪坐亦禪,聖可如斯凡不然。論人步履之間,不可趨奔太急,急則動息傷胎,必須安詳緩慢而行,乃得氣和心定;或往或來,時行時止,眼視於下,心藏於淵;即王重陽所謂;「兩腳任從行處去,一靈常與氣相隨,有時四大醺醺醉,借問青天我是誰?」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還原本然

2013/11/16

 
瑜珈課中, 不知道有沒有同學注意到,我的口令裡有[還原]這個名詞?
 
 
在音樂裡,無論調性為何,看到還原記號,就像磅秤歸零一般,回到原來最單純的C大調音符,再也沒有任何複雜的升降記號,就是簡簡單單地還原。
 
瑜珈的動作,講究平衡: 左右、上下、前後,無論方向為何,都要回到身體的中心點,才做反向的體位法平衡。而[還原]就是一次次深切的提醒: 藉由深層的腹式呼吸,回到身體的中心點,再出發到下一個體位法。
 
 
Centering(回歸中心),就是還原,一次次回到如如不動的內在圓心,靜心禪定,生命因為有這樣還原本然清淨自在的狀態,得到充電,因而有源源不絕的生命能量,再去面對分布在圓周上各個不同角度的人生功課。因為還原,所以放鬆,因為放鬆了,所以有力量!這是可以在生活上實際體驗的真理:
  1. 游泳換氣,要放鬆才能游得長久、
  2. 拉琴彈琴,手要放鬆才能音色圓潤、快速彈奏
  3. 身體伸展,要吐氣放鬆,才能更柔軟有彈性、
  4. 打拳練劍,要能鬆沉,才更有勁道。
 
 
生活的種種繁瑣細項,人生角色的責任承擔,有如曼陀羅的離心圓周,一再地把我們從圓心往外拉扯,如果沒有找到屬於自己還原圓心的方法,很容易就隨著境界輪轉,煩惱急躁,困頓低潮。
 
 
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還原自性的方法,放輕鬆地去經歷人生的一切,無喜亦無憂,平常心地度過此生。
 
 
 
心隨萬境轉 轉處時能幽 隨流認得性 無喜亦無憂 
 
------   二十二祖摩孥羅尊者傳法偈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瑜伽菩提

2013/9/11


 
 
 
新的學期,開始我新的full schedule生活。除了上課學習(元門,太極導引,易經,游泳),讀書會(LOOSE,心靈瑜伽)分享,瑜伽課又多開了一班。本來只是很喜歡與鄰居好友們分享自己在生活與瑜伽上的體會,就這樣開始教了兩年瑜伽。現在又因為多年好友的催促與鼓勵,硬是在full schedule裡,加開基礎班。教學相長,學,然後知不足,今年北上到Space Yoga開始新的練習,也參加Janet Lau的workshops。加上維愷進入高三的緊鑼密鼓時刻,還真有種緊促的生活實感。
 
有同學曾經問我,為何叫『靜瑜伽』課呢?不同於坊間靜瑜伽課程,等同陰瑜伽,多是利用許多輔具,做地板動作,每個動作停留3-5分鐘,做被動的伸展練習。我的靜瑜伽,顧名思義,來自我的名字『靜怡』,也是期待,每位有緣來一起練習的朋友們,在瑜伽體位法練習的同時,能有靜心的覺知體驗。在生活的連結上有3A:Ahimsa, Appreciation, Alignment.
 
 
每堂上課,會隨著節氣變化,提醒配合當令食物的選擇,簡單的經絡按摩運動;在呼吸法裡沈靜心靈,在拜日式裡開展身體,在攤屍式裡學習萬緣放下,在七支靜坐裡還原本來簡單的呼吸節奏,沉穩寂靜既專注又放鬆。每次手掌心裡不同的精油嗅香,除了促進身心的鬆靜,更希望大家能有幸福的感覺。在OM的梵音唱頌裡,開放自己的心靈:從對自己的感恩,到對親友的祝福,還有開放心量對所有眾生,認識不認識的一切有緣,誠心祈願。一步步,讓我覺得自己正走在屬於自己的瑜伽菩提道途上。
 
因為教瑜伽,才得知,瑜伽真的可以讓人放鬆, 身心靈皆有所助益。也因為學瑜伽,讓自己思索,如何讓課程的安排更切入同學的需要與做調整。每次開學時,同學的feedbacks, 都更督促我自己,要更精進,在生命的每一個當下,要更多覺知。
 


  
 



這樣的瑜伽菩提,我走得好歡喜,也好自在!也願有緣的朋友們,妳們也能一起陪伴同行!
 
Namaste!  --/\--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solo walking Q & A


2013/6/14




Q: 為什麼solo walking一定要走15分鐘以上,至少40分鐘才可以呢?



A:這是在初始階段走solo walking的要求。

走solo walking時, 把注意力集中在腳步,自然而然大腦裡的紛飛念想就會因為默念佛號而漸漸專一靜止下來。平時慣於思考的人,『氣』通常都會集中在腦部。藉由行禪,把心的注意力往腳步帶,氣也會自然下沉。保持腹式呼吸,讓身心安定。身體下半身鬆沉穩定,上半身自然就鬆柔定靜。

由於生理作用,要讓大腦思緒沈靜,至少也要有15分鐘以上。等腳步,思緒,呼吸漸漸統整,要享受『行如風』的快意舒適,40分鐘的醞釀時間是不可少的。就如同燒煮開水,必須等到達致沸點,否則前功盡棄。 走solo walking, 也要有這樣持恆的耐心與毅力。





待solo walking走成生命的習慣時,走多少時間就不再是重點。而是腳步一落下,就能進入覺知的mode,不停流動的腳步帶動自性定靜的顯現,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歷練經驗。

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幽默老公

2013/6/7


夫妻閒聊,憶想孩子幼時在竹林寺院上讀經班趣事。我說:「全家就你還沒皈依,沒有法號乀!」(我、維愷、維哲法號:心明、心寰、心覺),只見老公幽幽道來:「有啊!怎麼會沒有?我號:"辛苦",或"辛勞"啊」!當下我趕緊笑著拱手作揖:「心苦師兄,阿彌陀佛」!^^

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solo walking Q& A

2013/5/30








Solo walking 與一般行禪有何不同?為何要走一步有聲步,兩步無聲步?




Solo walking 與一般行禪的不同,就在『一步有聲步,兩步無聲步』的設計

有同學走行禪,就是持名念佛,或數息123,沒有將所念的佛號(或其他信仰的語句)數字,配合一步有聲,兩步無聲的步伐。或是一字一步, 或念一串再停歇,沒有規律。



 
 
 
Q:究竟為何solo walking要有『一步有聲步,兩步無聲步』的設計呢?

A:一步有聲步,是讓慣於思考的大腦有所緣,給它一個目標物, 讓心念可以專注, 達到『止』的 作用。不會再妄念紛飛。

兩步無聲步,則是要讓念頭與念頭之間, 拉出一個gap(間隙),可以觀照。就像音樂的休止符,在停頓的拍子裡享受無聲的寧靜。大腦沒有持續性的思考活動,就會有放鬆的作用。無聲步的設計,就在凸顯沒有念頭的輕鬆,無重量感。

solo walking 走順之後,身心寧靜, 止觀雙運。簡單的操作方法, 卻得有持續的意志力與堅持的耐力, 才能『簡單的事,重複的做』,養成『心』的運動好習慣,讓覺知的能力與每天邁開的腳步緊緊連結,一走動,心就能主動的放鬆休息在覺性裡!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元門五年

2013/04/19









每週二早上在清大成功湖畔,著青衣墨褲,腰綁赤巾,隨著大準提咒樂聲響起,光著雙腳在青草綠地上行拳,是我這五年來最貼近大地的身心運動。

當初還是門外漢時,行經湖邊,就深深為打拳的這群師兄姊的寧靜莊嚴所吸引。官師父行拳時的禪定神情,像是尊巍巍羅漢。望著師父的背影,跟著打拳,常常有置身古代某道場的時空錯置感。生性駑頓的我,始終記不完全招式。也是偷懶,只想享受行拳時天人合一的流暢感,沒有用力作『意』去帶氣,只提醒自己『放掉用力』『大開大合』『中軸中正』地打拳。仗著自己多年來修學瑜伽的身體柔軟度,就這樣,也跟了師父打了快五年的拳。



師父的拳難學!因為他隨時都在『變』。沒有作意呼吸吐納,行氣走脈,似乎更難入於師父所說的境界。期間也有很多學員陣亡退出,因為始終抓不到要領,學不會基本功架。可以一路跟著師父學下來,除了夙世有緣,也得有某種程度的慧根。而我,真的是為了這難得如此貼近大自然的學拳環境與同修而倖存下來:一同學拳的師兄師姊們深具心靈素養,個個身懷絕技(陶藝、畫畫、寫作、筋經醫療師、教育、園藝、廚藝、烘培.......);  好地點、好同伴、好老師,能這樣學拳,又夫復何求?



也是多年學佛,修習瑜伽,讓我對官師父行拳的理念頗多認同。行拳禮敬天地,法布施迥向有情眾生,與瑜伽身心合一,以OM吟誦祝禱心念是相同的。佛法講「無常、苦、空、無我」,師父行拳的多變,也是印證此理。而「不執着」「隨緣變化」更是練身修心的基本法則。面對精進練功有成的前輩師姐們,心中只有讚歎;卻沒有「有為者亦若是」的志氣。多年來自己依然秉著「不忮不求」「鬆柔心靜」的原則,享受在全然覺知的心靈狀態下打拳。


吳泥手作的筆記本


面對師父「又變了」的行拳外形樣貌,保持一貫地欣賞態度;我自身只在每一招的定式裏調息等待。不會因看不懂、跟不上而慌亂急躁,或心生愧疚而退轉。就這樣,才能外身緊緊跟著師父腳步行拳,內心放鬆不疾不徐地享受行拳過程裏的沈穩寂靜。師父講授的氣機導引,不懂得的部份,就暫存腦袋瓜一處,靜待自己的時節因緣;偶或靈機一動,也有稍微體會之時。大部份時刻,竟都是在行拳時享受天人合一的氛圍與感受元門拳的靜謐禪淨之美中度過!



元門太極拳有它難以形容的美!行拳走架時既陰柔也陽剛。內家拳的特色就是個人心靈的涵養、身體的柔軟彈性、樁架的中正沈穩,交織成深刻的動禪藝術呈現。

願有緣接觸元門的人,抱持「無所求」的心,對學習過程中一切身心變化能「無所住」地軽鬆面對;對學習成果能「無所得」地坦然安住;如此,雖然不一定能達到官師父爐火純青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境界,但一定能在每次上課行拳時感通天地自然的護持,身心寧靜專注的禪悅歡喜!


Namaste!

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身苦心不苦

2013/04/10




「對自己的身體要有好的回應!」

練太極、瑜珈多年,並不保証陳年痼疾就此痊癒。每當春秋季節転換,晚上坐著睡覚變成唯一的選項。今年不同的是,比較不會怨懟這樣的自己了!身苦由不得自己,再衍生心苦,豈不賠大了?沈重急促的咳嗽,在呼吸法的調息+熱開水+除濕機+精油口罩,也可漸漸度過痛苦(chest pain)的高峯。盡人事,聽天命。

願所有有身體病苦的人,都能先慈悲溫柔善待自己的身體!覺性能度一切苦厄。
 
 
 
 
 
 
 
 
 
 
 
Healthy, happy families and a healthy peaceful nation are dependent on warm-heartedness.
 
 
 
 
健康,幸福的家庭和一個健康的愛好和平的國家,是取決於古道熱腸。

個人身體的健康、你是不是可以創造一個幸福的家庭、你所身處的國家是否平和,相信嗎??這些都來自於你內心的熱情,你熱不熱愛你的身體、你的家人、你的國家。不要說,以我這人的力量無法改變外在的環境,先從自己開始改變,改變你的生活作息、生活型態,你的身體就會開始又好的回應,改變你對身邊的人的態度以及講話的方式,你身邊的人也會開始有所改變,漸漸的~由內而外的,你的世界改變了,外在世界也改變了。

By Dalia Lama。達賴喇嘛。
Gocha Rinpoche。果恰仁波切。開示。

隨流認得性

2013/4/13
今天真是個『好』日子!所有不可能的人,事,物全集合在一起。

娘家的媽媽,大哥大嫂,先約好了要到竹林寺院找師父;婆家的公公婆婆,還有美國回來的大姑臨時決定南下來找我們。本想兵分兩路,我與老公各自take care自家。沒想到最後居然倆家決定一起聚餐(上次他們碰面應該是13年前了吧!)。在『菜園』又巧遇黃老師與參加國清師兄入厝的眾師兄姊(先前推辭過的聚會)。 所以該聚的,不管怎樣,還是會聚在一起的吧!

放掉想怎樣安排才適當的念頭,一切就隨流認得性的各得其所,我只要安住自心即可。 很好的一個功課!

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2013/3 easy yoga marathron

2013/4/6
 
 
 
 
 
yoga marathron
 
 
 
 
終於, 完成了中年熟女的一個夢想!
 
 
過程中有許多善緣的幫忙:朱醫師,吳泥的外拍掌鏡;秀香喬裝路人,碧葭,如純陪同選景;元門師姐旭瑩,美華雙雙入鏡;藍太極黃老師及眾姊妹的拔刀(劍)相助;28-1老闆couple特別開店;露誼及Kula;還有親愛的家人們與 Jeter的幫忙,當然還有不厭其煩每天幫我按讚的朋友們.........許多感受點滴在心頭!感恩再感恩!
 
 
雖然只是外相的紀錄與展現,但歷程中克服對科技電腦的無知恐懼,還得面對眾人驚異的注目,與每天接招想點子的用心思慮........每天五點準時收看參賽者的表現與有緣好友的相互關注與加油,成了另一個瑜伽世界的真誠互動。
 
 
嗯!朝著夢想的方向前進的感覺,真好!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yoga marathron 3/28-3/30










2013/3/31




 


瑜伽馬拉松 3/28(四)Day28 指定動作:【樹式/ Tree Pose】
站姿, 右腿彎曲, 腳掌置於左大腿內側, 腳趾朝下, 左腿保持平衡, 雙手合掌向上延伸, 手臂靠近耳朵。
Option:左腳掌在右小腿內側即可。
PS.每日指定之動作,依安全考量,請視個人身體狀態與程度做適當調整。 指定線索:【行:自行車日】
微風迎面,騎著腳踏車悠遊的感覺你多久沒感受了?!和心愛的腳踏車來一張合照吧!




Kula's OS:  Jeter媽媽怎麼怪怪的?





 


*腳踏車?那當然是去找露誼這個很東洋風的日式少婦借了!展現社區最受歡迎的狗媽媽魅力,讓Kula & Jeter乖乖入鏡。餵著餵著,把號碼牌給擋住了,偏偏那幾張狗狗 很乖坐著等餅餅呢!

風鈴木黃色的花正盛開放著,露誼還在車子前座的籃子裡放了她剛學做的乾燥花,沒有好的攝影師,只好將就將就地自拍了!*




拍完照,哥兒倆好一起曬太陽!



瑜伽馬拉松 3/29(五)Day29

指定線索:【育:我最愛的瑜伽動作】
愛運動、愛瑜伽的你,今天是你大展身手的時刻 ~ 分享你最愛的瑜伽動作,記得一定要穿上Hello Kitty 活動T恤喔!!!

PS.若不知道該作什麼瑜伽動作的話 , 可以參考以下老師圖片的範例喔 !
⋯⋯
指定動作:【門閂式/ Gate-Latch Pose】
雙膝著地,打開與骨盆寬。
右腿往右側伸直,腳跟著地腳尖指天,右膝蓋不鎖死,右手輕放右側,左手耳朵邊。
吸氣身體與左手往天空延伸最遠,吐氣肩膀下沉,身體慢慢傾倒至右。

 
 
*從知道這天是自由式後,就一直在思索: 什麼是我最愛也最得意的體位法? 導引課下課後,請朱醫師再度為我掌鏡,就這樣『隨流任得性』,讓一個一個體位法自然做出來。在28-1聚餐時,再請同學們(碧葭,碧蕉,瑞菊,玉芳,阿嬌,秀香)票選她們的最愛,於是以上這張就高票出列了!*
 
















 
 
瑜伽馬拉松 3/30(六)Day30 指定動作:【鷹式/ Garudasana Pose】從山式站姿開始, 膝蓋彎曲, 右腳站穩, 左腿離地繞過右膝, 雙手在胸前環繞, 手肘抬起與肩同高, 脊椎打直。







PS.每日指定之動作,依安全考量,請視個人身體狀態與程度做適當調整。 指定線索:【樂:Party 樂】
瑜伽馬拉松最終回,一起到華山共襄盛舉,請大家尋找Kitty的合照處留念喔!夜晚和我們一起黑夜瑜伽Party樂!


 


*終於完成30天的馬拉松,今天一人到華山園區好好的過了一個『享受吧!一個人的下午』
遇到這次因yoga marathron認識的朋友,都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喜歡瑜伽,享受瑜伽,因著這樣而結緣的朋友,謝謝您們這一個月美麗的展現

也感謝為我按讚的朋友們,這一個月真的很麻煩你們了!Namaste!*





*到此一遊!趁戶外瑜伽活動快開始前搶上去拍,畫下瑜伽馬拉松的完美句點。*

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Yoga Marathron 3/25-3/27

2013/3/25
 
瑜伽馬拉松 3/25(一)Day25
指定動作:【船式/ Boat Pose】
膝蓋併攏坐著,雙手四支手指扶在膝蓋後。
吸氣胸口往天空延伸,吐氣重心往後讓小腿平行地板,雙手掌移到膝蓋外側,下一個吸氣胸口再往天延伸,吐氣雙腳慢慢往前打直,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呼吸。
Option:彎曲膝蓋。
 

指定線索:【食:我最愛的餐廳】
美食總令人無法抵擋,分享你最愛的餐廳 ! ! 照片出現您最愛的餐廳店名 , 在餐廳外面拍即可 : )







*28-1餐廳, 一直就像是自家的後廚房一樣,每週一定至少造訪一次。老闆的特調咖啡,老闆娘的手作料理:從食材的採購, 切洗,煮食,由她ㄧ人全程負責。問她為何不找人幫忙,她堅持這樣的製程才是真誠心意的展現。家常的口味,溫馨的佈置(牆上的畫多是小女兒的創作),庭園裡四季不同的花樹招展,在在都散發著有如鄰家好友般的親密氛圍。

拍照這天,本來是他們的公休日,一通電話,馬上讓我入內做作業。事後又有咖啡可喝,坐在紫薇花綻放的花架下,與老闆娘話家常。好幸福的味道!*
http://daphne-daphnechingi.blogspot.tw/2011/01/28-1.html


*動過三次腹腔手術的腹部核心肌群,一直是我的弱點。船式,真的無法優雅的展現哩!*



瑜伽馬拉松 3/26(二)Day26
指定動作:【側棒式/ Side Plank Pose】
先來到下犬式,將左腳並到右腳,左手插腰。
吸氣右肩膀移動到手腕上方,右側腰部有力往上推,吐氣右胸口翻轉向左側,左手向天空延伸,眼睛最後再轉向看著天

⋯⋯ Option:
1.彎曲左腳,腳掌放在右小腿內側或外側旁。
2.手放在腰部,眼睛看著左側及可。



 









 
 









*又到了週二在清大成功湖畔學元門太極的時刻。 就可以請陶藝家吳泥師姊掌鏡,她拍得張張精采,讓我都不知該如何取捨。藝術家的眼光構圖,真的很不一樣哩!只好讚嘆:吳泥,妳抓得住我!*



瑜伽馬拉松 3/27(三)Day27
指定動作: 【牛面式/ Cow Face Pose】
坐姿,右腳彎曲左腳跨到右腳外側,右手來到耳朵邊,彎曲,將手掌放在脖子或兩肩胛骨中間,左手彎曲到背後,抓著右手指。吸氣身體延長下巴抬起來,吐氣兩肩膀下沉,左手指抓著右手指往下沉更多。
Option:手指抓瑜珈繩或毛巾輔助、雙腿舒服盤坐就好。
PS.每日指定之動作,依安全考量,請視個人身體狀態與程度做適當調整。

⋯⋯ 指定線索:【住:我愛我的工作】
充滿熱情,熱愛工作,分享你的工作狀態、工作場域或是你認真工作的模樣 : )


Jeter 吃完桌上的誘餌:雞肉片,就走人,所以只拍到他的卷尾!
 
 

*一直以來,覺得做個快樂的全職家庭主婦,並不是件容易的工作。諸事繁瑣,全年無休,沒有職務加給,也沒有外顯的升遷評鑑,一切來自自己內在對這工作的承諾與肯定。要活得精采,過得愉快,還真的要有些內心的修煉與自我的肯定。

我的工作內容,與時變遷:孩子小時候,教鋼琴,當社區故事媽媽,到學校講英文繪本,當認輔媽媽;孩子漸漸大了,參加讀書會,練太極,在社區教瑜伽,變成目前生活的重心。 當然,照顧可愛的柴犬Jeter也是我這十幾年來最大的project 了!


今天老大掌鏡,我同一個 pose,他拍了好多不同角度,真的是個性不同,拍照的態度與取鏡也不同。老大多變,老二認真,他們的老爹可就照個幾張交差了事。*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yoga marathron 3/22-3/24

2013/3/24


瑜伽馬拉松 3/22-Day 22(五)
指定動作:【低弓箭步/ Lunge Pose】
右腳90度,左腳往後延伸到最遠,腳跟離地,雙手在右腳兩側,右腳掌有力踩地。
吸氣左腳腳球推地讓左腿打直提起來,胸口往前延伸,吐氣右骨盆往後推,膝蓋對著腳趾第三根。
Option:左膝蓋著地

指定線索:【行:跑步日】
宇宙的能量不停的運行,身體也需要活絡起來,心跳和脈搏的加速喚醒細胞的能量,跑起來吧!(分享你跑步的場域,Ex:公園、操場、河濱或健身房)










*帶著剛入手的反核布條,讓Jeter當反核大使。 今天他很合作,沒東西引誘他,乖乖坐著就定位,好像知道責任重大似的,很穩重喔!想到日本福島悲劇,『被遺忘的動物們』記錄著除了人們受災外,那些親如家人的寵物被迫被留在災區餓死, 就心如刀割。能不能不要再讓這樣的歷史重演?畢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所有有生命的動植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啊!*









瑜伽馬拉松3/23-Day 23(六)

指定動作: 【駱駝式/ Camel Pose】


雙膝蓋跪地,打開比肩寬一點,腳背貼地,雙手扶著腰,下巴貼下來靠胸口。
吸氣骨盆一直往前推,胸口一直往天空延伸,先將右手指放到腳跟上,再將左手也放下來,吐氣骨盆繼續前,胸口繼續往上延伸,最後在將式線移往天空。
Option:雙腳趾捲進來或是提高腳跟、雙手持續扶著腰部就好,或單手放在腳跟即可。


指定線索:【樂:午茶樂】
享受慵懶的午茶時光,品味茶香的美好,沉浸在咖啡的香氣裡。今天的午茶你好嗎?你吃了什麼照顧自己?




* Jeter趁媽咪在拍照時,從頭吃到尾,我的下午茶戚風蛋糕也被他吃光了!*





瑜伽馬拉松3/24-Day 24(日)


指定動作: 【蝴蝶式/ butterfly pose】雙腳打直坐著,彎曲膝蓋,將兩腳掌碰在一起,拉靠近骨盆,雙手扶著腳掌下。吸氣延長脊椎,吐氣往前前彎,雙膝蓋往下沉。
Option:1.停留在身體直立即可。
2.前彎下來,手肘著地,或手肘下放瑜珈磚。 

 指定線索:【藝:才藝表演日】
你也是多才多藝的奇葩嗎?做自己熱愛、喜歡的事多麼快樂! 分享一項你的才藝吧!!


 
 
*蕭邦是我的最愛!三張照片分別是小學,中學練琴,與高中教表妹(第一個鋼琴學生@Pingping Cheng)的照片。
 
          左後方牆上貼的是自己手作的鋼琴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