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5
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佛。
觀自本心,不住法相。
一切時中,自性自如。
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故名禪定。
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
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六祖壇經……
自從2005年,黃老師在竹林寺院親自教授Solo Walking 行禪的方法(
慈悲喜捨、阿彌陀佛),走路,便成了一件令人期待愉悅的事。尤其自己的根器,動中禪(氣功、瑜珈、太極)比起靜坐,總是較容易讓身心安頓,而人一天走路的時間佔多數,若能在行走當中充分覺知,妄想雜亂紛飛的時刻就能相對減少許多。
一個新習慣的養成,依心理學的法則,需要至少21天連續的培養與保持。剛開始腳步要和呼吸配合,走第一階段的solo walking時, 著實花了一段時間才能走到順暢無礙。有聲步的刻意focus, 無聲步的凝神,這樣專注的行走,就能走到指尖腳底皆有煖熱發脹的氣感。這純粹是身體層面的體驗。藉由走路行禪,就能達到氣功態的情狀。有時身體的寒氣就會打了幾個噴嚏排出。
接著走「心經」三部。剛開始走心經,一字要配合三步,常常會因忘記背到哪而從頭再來。而過程中,也會有急躁、自責、過度要求完美的自我認知。就這樣一次次,提醒自己「沒關係,再重來」,體認「
唯有能對自己寬容溫柔,才能真正對他人同理接納」的道理。心經走到順暢,字字句句有如醍醐灌頂,像是對深藏在無明習氣中的自身佛性,聲聲呼喚,讓自性光明不再被昏沈覆蓋,許多對心經的體會,也能在行禪中有更深的印證。
在走第三部心經時,往往呼吸已調節到細微精深,周遭環境的風聲蟲鳴鳥叫,自己的呼吸腳步聲,清晰細膩可辨,兩手的擺動,有如畫半圓弧般線條流暢,輕鬆自然。手掌心勞宮穴,腳底湧泉穴,皆有明顯的躍動感,腳步走路的重心逐漸往腳內緣集中,與平時走路容易外擴不同,感覺整個人的氣是往中脈集中,回歸中心般螺蜁狀氣息流動。氣是由後背督脈上行,再由前胸任脈下行,如此循行不已。身體關節有氣結處,有時也會有氣流貫通似的霹啪聲響。眼神也由剛開始時的容易飄移,到逐漸定睛凝望遠處樹梢或高空雲影,周遭景象如意識流電影手法似的流向後方。也常常會閉目凝神,走上一段路,卻不會驚疑恐懼,害怕踩空,盡情享受“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輕鬆自在。曾有幾次,感覺腳底步步蓮花綻開,隨著呼吸,由海底輪、臍輪、心輪、喉輪,到眉心輪的明亮光暈,連結頂輪及其上方的白色光球,像是接通宇宙能量般的循環不息。此時自然會舌抵上顎,口生津液,額頭放鬆,走到身形輕盈,心靈輕安,欲罷不能。一切似乎是回歸到最原始的起點,還原本來就存有的輕安狀態。
到最後階段,走入『
慈悲喜捨,阿彌陀佛,心淨佛土淨』的四句一循環。許多時候,習慣會成為慣性,而流入毫無覺知的疲態裡。這個階段的行禪心法,就能讓腳步因奇數步法而心更敏銳,不會因太過規律的模式而墮入昏沈。走到這階段,心的靈敏度會更提昇,身體也因近三十分鐘的行走而輕盈放鬆,整個身心鬆坦自在,似乎真的進入心淨佛土淨的極樂境界,額前靈覺光明,融入與周遭環境無二無別的合一歡喜,身體的界線似乎溶解,與天地相容,reconnect般的寂靜祥和。此時若急行闊步,會有御風而行的快感,身形輕盈,心靈舒暢,好不快活!
而這一切身心的感受,並非刻意導引,而是自然而然發生,我只觀照現前當下所呈現的這個身心,注意到它的存在,升起,消失,卻不落入汲汲營營追求殊勝境界的重現。讓一切身心變化,就隨每一次行走的情境因緣遷流變化。
當然並不是每次的行禪都能有如此身心合一的境界,有時也只是走了四十分鐘,並沒有特殊的感受與身心變化,此時就會提醒自己,隨緣自在,不強求,每次的行禪都應有不同的無常變化光景。 『
簡單的事,重複的做』就可以讓長時期習慣於往外奔馳攀緣外境的紛亂心念,漸漸在每日行走的練習裡,由於專注觀照一段時間而靜定許多,轉化成能補充每日面對處理生活瑣事所需的精神能量。所以行禪這法門的好處就是,即使沒有境界出現,至少身體也走路運動到,心靈也靜心觀照到了。
對我而言,solo walking能走成生命的好習慣,是因為2006年有機會全家隨先生赴美八個月,生活簡單單純,就能很專心地把行禪走成生命的必需品。到後來,時間一到,一有空便會想要出門去走走路,行行禪。因為身體真的會自己要求對它有益處的活動:就像定時遛狗一樣,也得定時去遛遛自己這付身心。
在這繁忙的世間,能在腳步行走中就能體驗禪定的喜樂平靜,對我而言是最方便的修行法門了!簡單的行走,過程中許多對事情的執著,情緒的起伏,也就自然能放下,平常心以對,因為能體會到採下的每一步都是新的開始。行禪間,腳步與大地連結所產生的grounding(根植大地)感,踏實的走在藍天綠地之間,讓天、地、人三極之道能整合為一,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哲學之道,面對大自然裡的樹林,隨風飄移的雲影,以最謙卑的心臣服於天地之間(surrender)。身體是靈魂的殿堂,藉由禪定的訓練,藉假(身)修真(心),solo walking, 就是個看似簡易入門卻能深入自性的方便法門。
感謝善知識黃老師的引領,讓空性的修證,能以此止觀行禪法來轉化頑強習氣的我執為開放的覺知經驗!也願有緣習得此法門的同修,都能視如珍寶的持之以恆的修習,以一己的心性光明,點亮周遭的人心明燈!
p.s. 以上圖片為好友陶藝家吳泥的創作。
吳泥網站
海邊是Santa barbara's butterfly beach:常在那裡望著夕陽行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