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音樂比賽

2009/12/8






孩子參加音樂比賽,我一向很不以為然。長時間準備考試曲目,所有精力只花在兩三首曲子上,教學上幾乎沒有新進度,似乎與學習目的有點本末顛倒。而且考前加課練習,配伴奏,都是家長額外的金錢負擔與壓力。直到自己的孩子要參加比賽,才真正嚐到箇中滋味,其實有好有壞。參賽可以觀摩他人的成績表現,給予自己更多學習動機,並磨練上台的勇氣與台風;且一段時間內只琢磨三四首曲子,考驗孩子的耐心毅力,樂曲也可以因此磨練到最極致,拉奏技巧可更上一層樓。但參賽的優劣好壞也得看孩子個性,我兩個孩子天差地別的性格,也在此次參賽準備過程中顯露無遺。


老大仗恃幾分才氣,又頗有台風,一向不肯認真練習;老二從小節奏感欠佳,但有著勤懇的學習態度,也一路練了上來。準備比賽,弟弟總是戰戰兢兢看著老師的錄影及譜上的筆記,一再改進,每天準時練琴。老大則是要三催四請,甚至吵到親子關係緊張,他才懶懶地稍做練習。老師的教學錄影,沒見他主動看過,拉琴全憑自己的 feelings , 音準節奏隨意就好,節拍器常常閒置一旁。偶或提醒他音不準,還會衝嗆你:『哪裡不準?最好是喔!』再加幾個衛生眼!有時真希望自己的耳朵不要這麼靈敏,就不會忍不住想出聲糾正。弟弟還會主動要求我陪練,哥哥就真的看他心情好否。幾次衝突後,總想:為何要如此與自己過不去?已經幫他找了最好的師資,花這麼多心力體力當車伕書僮,仁至義盡,他自己不肯下苦功,每次只想最後關頭才衝刺,碰運氣,是他自己應該擔心,為何是我在緊張?






哥哥指定曲考前三天還沒背起來,弟弟一個半月前就開始配伴奏修曲子了。說不要比較兩個孩子,但很現實地,腳踏實地苦練的弟弟,就是有穩定的音準與表現。而哥哥只想仰賴偶爾曇花一現的漂亮音色與運氣,總是十分shaky。就是這樣,哥哥比賽,連伴奏老師都替他緊張,不知現場表現會如何,一向從容自在的我也是為此罕見的胃痛。禪定功夫在遇到老大時,總是最殘酷的檢驗。而對弟弟,就反而要一直提醒他放鬆,盡力就好,上台不緊張能發揮平常的實力即可。






到了比賽前一天,兩兄弟在琴室飆琴藝,練到後來,哥哥拉弟弟的曲子,弟弟也去配哥哥的伴奏,看他兄弟倆這樣苦中作樂,也是趣事一樁。哥哥先比,隔天弟弟才比。參賽當天,細心的哥哥還在弟弟的門上貼了張要他加油的紙條,一下課,也趕緊打電話問比賽結果。知道弟弟拿了第一,可以繼續比全國,語氣當中似乎有些對自己的失落感,但馬上就跟弟弟熱情恭喜。兄弟因這場比賽,還能培養出戰友似的情誼,是額外的收穫。



比賽結果出爐,哥哥第五,弟弟第一,原是意料中:弟弟會表現的比哥哥好。沒想到,樂觀又容易知足的哥哥僥倖得名,更是洋洋得意。總覺得他的音樂性雖然不錯,但很多基礎的技巧還是不夠紮實。這次比賽結果,我想,又會讓他不改瀟灑依舊的練琴態度了。



其實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一直與孩子討論提醒的,就是一個學習態度與面對目標的企圖心。有幾分努力,就有幾分實力;只想憑僥倖,拉奏幾個漂亮音色加分,靠運氣,是我很不以為然的學習態度。不勤懇雕琢,再怎麼璀璨的寶石也永遠只是個有潛力的普通礦石,總不能永遠自我感覺良好的自己催眠著。學習樂器的訓練過程,不就是在教導孩子如何勤勉任事,如何面對難關突破自己的瓶頸嗎?這些點點滴滴的琢磨功夫,不知老大何時才能真正明白這個道理?




事後想想,看著站在台上表演的兒子們,一路陪練走來,有這樣的成績也很不容易了!也許,該放下的,是自己對老大一直覺得他還可以更好的期待吧!作父母的,有時也真的該放手,如果現階段他自己覺得這樣就滿意,為何我一直要push 他努力到極致呢?而已經很努力的弟弟,反而要一直教導他不必太認真,要放鬆relaxed,盡力就好,因為他真的超乎我對他的期待值太多了。原來,這些都是與我自己對孩子的個別『期待』有關的課題啊!




決定放下對老大的期待後,自己輕鬆了許多。從現在開始,以歸零的眼光欣賞他。晚上去大遠百的大戶屋慶功宴時,跟他分析,能在短短一兩秒鐘內把剛失手的快速音群再拉正確,是很不容易的;而一向太嚴謹的弟弟,這次拉琴居然也有一些融入旋律中陶醉的肢體動作。比賽過後,雲淡風清,更重要的是,我看到兩兄弟的好感情,不因比賽結果受影響。這是最安慰的了!




上天給我機會養育兩個性格在天平兩端的兒子,是要考驗念教育的我的final exam嗎?這科考試,還真的很難順利過關呢!


維愷小提琴比賽實況連結
維哲大提琴比賽實況連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