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心靈瑜伽讀書會2

2011/06/30




在28-1歡送淑靜(瑛昭,玉芳有事缺席



心靈瑜伽讀書會,一月一次的聚會,是我們這群認真生活的中年歐巴桑,可以相聚好好談心論事的好時機.  選讀的書目,也由一開始的女性自覺,生活瑜伽,心靈修行,漸漸轉向人生實戰地如何陪伴年老長輩面對老病苦,如何與青春期孩子平和溝通的中年議題。每次聚會,雖然只有短短一下午,但總是令人有滿滿的心靈充電的驚喜。彼此開誠佈公地交換心底的憂慮煩惱,大家集思廣益地交流生命不同歷程的眼界風光,六年多下來,團體裡正向積極的能量流已然形成,成為有她自己生命的有機體,每次聚會,就再成長蛻變一次,無論觸及怎樣的議題,總是能在歡笑裡輕鬆面對。這是這團體最美好之處。

聚會的前半小時,輪流由各成員自定主題來與大家分享,讓團體可以有更多不同面向的探觸:有景星自助旅行的規劃,有玉芳投資理財的分享,有淑靜甜點餅乾的教學,有秀玲呼吸吐納的行禪,有嘉慧十瓣蓮花的念佛法門,有美慧生命數字的占卜,有瑛昭刮痧按摩的示範,有阿嬌閱讀書目的介紹,與手作織物的展示,有我拙火瑜伽的唱頌............ 團體的每個人都盡心盡力為她帶來更多的風采與生命!

雖然淑靜因移民加拿大離開,但期間還特地回來參加聚會,還讓每人通通有獎的抽選有機茶包,真是令人感動!相信在每次心靈交會的時刻,有過的感動與共鳴,都會在每個人的生命裡留下永恆溫暖的印記!

祝福大家!也感恩大家的另一半, 讓我們這麼有福氣,能享受有讀書會的優質人生! 

 

閱讀書目:

1. 海之禮 Anne Morrow Lindbergh
 
2. 不逃避的智慧 佩瑪秋卓 (心靈工坊)
 
3. 生活瑜珈 Christy Turlington (相映文化)
 
4. 邁向另一境界 Clemens Kuby (台灣商務印書館)
 
5. 生生基督世世佛 一行禪師( 立緒)

6. 踏上心靈幽徑 Jack Kornfield (張老師文化)

7. 榮格與密宗的二十九個覺 Rob Preece (人本自然)

8. 修練當下的力量 (方智) &  當下的力量

9. 心靈瑜伽(探索三部曲)

10. 老得好優雅(天下文化)&  相關電影欣賞:
 
  • 內衣小舖(Late Bloomers)
  • 一路玩到掛 (The bucket list)
  • 給茱麗葉的信 (letters to Juliet)
  • 明日的記憶
  • 當櫻花盛開時( Cherry blossoms- Hanami)
  • 心靈病房 (Wit)
  • 天倫之旅(Everybody's fine)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Tuesday with Morris)
  • 影子大地(shadow land)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低樁微笑

2011/6/20




自2008/11月在清大成功湖畔開始練元門太極,一直都是停留在享受戶外打拳,與天地相契的氛圍裡,不求長進。練拳不像吳泥認真,自然進步有限。但看著她手繪的筆記,真的又燃起該好好練拳的志氣。

感恩吳泥師姐將練功寶典集結出爐了,
這個結合力與美,身與心的修煉歷程,在她的慧眼巧手記錄下,成了我在元門最美好的記憶!

元門吳泥的『低樁微笑』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煩惱即菩提

2011/6/1



*我要走自己的路*


過去這十天,無疑是我人生最晦暗無助的時刻。一向堅強樂觀的我,只要一想到親愛的兒子蓄意瞞騙,開車時眼淚就不停地直流,再也積極不來,身心俱疲,氣喘連連。發生的事件,表相細節已不是重點,心底深層被最愛的人背叛的傷痛,難以承受。親子之間情感無法流動,溝通窒礙難行。每一次的碰觸,都是彼此絕決的衝撞。一心一意只想趕快解決問題,雖然明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每一個做母親的心都是敏感直覺的。孩子的心離得多遠,有多麼想逃,點滴在心頭,撕裂著充滿我執的肉團心。明知道在他的心未主動敞開之前,一切努力都只是枉然,卻忍不住要再度嘗試接近,給出關心,而一次次地碰撞受苦。


多年來的修練,此時卻只能在行禪當下,妄心稍歇,痛苦的沈重,得以浮出意識表層,載浮載沉,試著把這苦當成禪修的對象,讓一切發生在感覺中,不排斥它的重量與混沌,卻仍然深深地感覺到無以名之的頭重腳輕的失重感。一離開禪修狀態,現實的苦就又排山倒海的襲上心頭,胸口窒悶,氣息短促。身心一體,失序的心,是騙不了身體的。多年未犯的氣喘,一發不可收拾。每晚坐著睡覺,想到現前的困境,淚流滿面,雖然明白一切都會再隨緣變化,但眼前似有一堵銅牆鐵壁橫阻在親子之間,等不及也看不到微亮的心光閃爍。彼此間的信任,碎落了一地。唯有祈求菩薩,垂憐一顆母親急切的心,能讓這過程早曰"慧日破諸暗",重新有轉機。



人在情緒中,很容易自我捆綁,許多"知道"但"做不到"的無奈與無能為力。跳不出一直想追究原因,分析解決的頭腦思維,但情感的傷痛失落,若沒有如如不動的定靜,只有任由一波波業習風吹襲捲地狂亂著。一心一世界,各自在最近的距離裡任由最遠的心理落差存在而困頓著。


面對兒子的拒絕溝通,我承認自己的脆弱,任淚狂流,老公反而沈著接手,與他多次單獨晤談,在我走不下去時挺身接手。這段期間,拼命回溯自己青春時期的叛逆,是怎樣的一個視角?是否也是同樣地以為,無法與大人好好談話溝通?感到被錯誤的對待與誤會的憤怒?為了此事還打電話與媽媽懺悔,自己那時的無知任性帶給她的煩惱。詢問她是如何面對與度過那段狂飆的歲月?




*吳泥的生活禪(破掉的紗窗,外露的管線,可以美化成畫)*



另外又安排了諮商協談,親子三人在黃老師的慈悲護念下,有了破冰的第一步。一句:"當父母的都有對不起老大的地方",兒子定住的眼神開始淚流,夫妻兩人第一次真實感受到,他累積許久的心理需求未被滿足的痛苦。這一年半來他身形的急速增長,讓我倆忽略,他的內在小孩還是渴望父母關愛的稚嫩樣貌。許多看似闖禍的行為,拒絕親近,其實是長久以來手足競爭情結與得不到我們的肯定支持的反動。在深層感受到他壓抑的憤怒情緒與叛逆行為,其根源是渴求我們無條件的寬容與關愛,終於可以穿越這種種事相的表象,放下自責歸疚,可以柔軟地貼近彼此的心,親子之間情感可以再度流動,不再各自困在執著的假設憂慮中受苦。原來,他堅硬的倔強眼神,憤怒的緊閉嘴唇,是一層脆弱的防衛網,裡面包裹的是,自小就一直向我們父母祈求卻未得到滿足的關注與愛,肯定與支持!而我們卻一直為處理不完的混亂外在行為事件所惑,沒有聚焦在問題的核心:為人父母,無心傷害了小小孩的柔軟心,讓他長出了硬繭,再用指責,失望,要求,論斷來錯誤對待。難怪他需要如此為賦新詞強說愁,心中有晦暗不明的區塊。看到這一點,心中對不起愷愷的心念,過往他失望的眼神,一一浮現。總以為是他的叛逆推遠了親子間的親暱,沒真正反省過,是自己一而再,再而三沒有回應到他內心真正的需求,而造成了這樣的疏離。是大人的無心之過,傷害了孩子渴愛的心!老師說愷愷心裡的我們形象,是不開心的,是視他為麻煩的,是充滿要求與指責的。雖然我們自認為不是這樣的父母,但在他主觀的感受裡,我們就是這樣的固著形象。許多的誤會,堆疊成今日的膠著狀態。而這一切總是大人的錯,愷愷,真的很對不起你!


也是平日累積了些善緣,導師,好友,哥哥嫂嫂,容容..........給了我們許多的情感支持與幫助。一旦看見了,柔軟了,情感就可以再度流動,眼神可以凝視對望,身體的距離可以接近,心中的一切重擔疑慮也可以真正放下。『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雖然還有許多細節需要再努力經營,但,孩子的心漸漸回返到父母心中,一切就會有轉機。

所以,這陣子的苦,也沒有白白受了!遇事『輕鬆經驗,化為道用』就是這樣子的吧!紅塵中的修行,果然不容易。但我深深感謝, 周遭的一切人事物,成就了這些轉化的契機,讓我和杰可以把握現前當下的時刻好好陪伴,可以彌補親子關係,可以再度讓愛流動!Namaste!




親愛的兒子啊,送你這首歌!

抙啟- 十五歲的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FJ8EFzywjw&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