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二早上在清大成功湖畔,著青衣墨褲,腰綁赤巾,隨著大準提咒樂聲響起,光著雙腳在青草綠地上行拳,是我這五年來最貼近大地的身心運動。
當初還是門外漢時,行經湖邊,就深深為打拳的這群師兄姊的寧靜莊嚴所吸引。官師父行拳時的禪定神情,像是尊巍巍羅漢。望著師父的背影,跟著打拳,常常有置身古代某道場的時空錯置感。生性駑頓的我,始終記不完全招式。也是偷懶,只想享受行拳時天人合一的流暢感,沒有用力作『意』去帶氣,只提醒自己『放掉用力』『大開大合』『中軸中正』地打拳。仗著自己多年來修學瑜伽的身體柔軟度,就這樣,也跟了師父打了快五年的拳。
也是多年學佛,修習瑜伽,讓我對官師父行拳的理念頗多認同。行拳禮敬天地,法布施迥向有情眾生,與瑜伽身心合一,以OM吟誦祝禱心念是相同的。佛法講「無常、苦、空、無我」,師父行拳的多變,也是印證此理。而「不執着」「隨緣變化」更是練身修心的基本法則。面對精進練功有成的前輩師姐們,心中只有讚歎;卻沒有「有為者亦若是」的志氣。多年來自己依然秉著「不忮不求」「鬆柔心靜」的原則,享受在全然覺知的心靈狀態下打拳。
![]() |
吳泥手作的筆記本 |
面對師父「又變了」的行拳外形樣貌,保持一貫地欣賞態度;我自身只在每一招的定式裏調息等待。不會因看不懂、跟不上而慌亂急躁,或心生愧疚而退轉。就這樣,才能外身緊緊跟著師父腳步行拳,內心放鬆不疾不徐地享受行拳過程裏的沈穩寂靜。師父講授的氣機導引,不懂得的部份,就暫存腦袋瓜一處,靜待自己的時節因緣;偶或靈機一動,也有稍微體會之時。大部份時刻,竟都是在行拳時享受天人合一的氛圍與感受元門拳的靜謐禪淨之美中度過!
元門太極拳有它難以形容的美!行拳走架時既陰柔也陽剛。內家拳的特色就是個人心靈的涵養、身體的柔軟彈性、樁架的中正沈穩,交織成深刻的動禪藝術呈現。
願有緣接觸元門的人,抱持「無所求」的心,對學習過程中一切身心變化能「無所住」地軽鬆面對;對學習成果能「無所得」地坦然安住;如此,雖然不一定能達到官師父爐火純青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境界,但一定能在每次上課行拳時感通天地自然的護持,身心寧靜專注的禪悅歡喜!
Na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