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17
自搬到清大宿舍後,盡量保持一周至少兩三次回舊家,除草、澆花、餵魚、倒除濕機水 ......
今日用水龍頭澆花,切換灑水頭裝置時(jet, mist, shower, cone, vertical, flat),突然深深有所感觸: 在教育教學上,因材施教,不就正是這般切換灑水裝置,適性而教,有教無類?
對孩子或學生的教育,是否有保持平等心? 比較聽話乖的,享受較多的資源? 比較叛逆不服從的,就放牛吃草? 雖然愛孩子的心是一樣的,但孩子內心的感受,是否就像花草,用jet的,擁有最集中最多的滋潤;用mist的,就是短暫的雨露均霑? 接受到jet的,承擔較多的期待壓力;而mist的,也許渴望的更多。 學生中較聰穎資質好的,得到最多的關愛;表現平平沒怎麼特別的,就輕易忽略掉? 當父母師長的,能否在給予教導時,更多的無分別心,自由切換mode, 盡量平等無分別的對待,這樣花草樹木會成長得更好;孩子學生們,也能更開心地保持學習應有的熱誠,更平衡的發展呢?
澆花隨想:
平等無分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