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9
走solo walking (漫步行禪)已近五年了,黃老師在這期間,除了一開始在竹林寺曾經親自示範過,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要靠自己平時的親自修習與課堂上的耳提面命來自行驗證。七月底,黃老師說要親自在台北大學的運動場帶領我和老公走一趟,除了檢驗我們的程度如何,也可進一步的個別指導。
從離開學校後,已好久沒有這種要『被考』的感覺了!7/22我和老公兩人早早先到操場自行走了一回,等老師到達時先提醒三點注意事項:
1. 專注於兩步無聲步
2. 體會念想的空性
3. 升起覺性
待走到穩定時,老師把手放在我們身體背後,要我們把眼睛閉上,隨著老師口中宣流的法音,體會空性的輕鬆自在,身心的無二無別:
周遭車流聲,蟲鳴鳥叫聲,老師的音聲,都清清楚楚發生在耳根的感覺中。隨時提醒自己,臉部的微笑, 心中生起的任何念頭任隨它來來去去,不評斷,不抗拒,就這樣加快腳步去流動著,沒有一個在觀照行走的我(主人),及被觀照的他者(行禪的這個行為)。
就在老師從後頭推了一把並說:就這樣隨順腳步去快速流動吧!瞬間有迥脫根塵的身心脫鉤的輕鬆感。行禪中除了身心輕安,喜悅感恩,更有行如風的流暢自然!在這次老師的親自指導中最大的體會就是:
生起的覺性是一直都存在的,不變的,而身心狀況的變化是無時無刻一直在進行的。當覺察力回到當下這一刻,所有經驗都能清晰鮮明,有活力的呈現著.
但是大多的時候,我們的眼光是常常不自覺地聚焦在過往的痛苦失落與未來的焦慮恐懼中,唯一真實的當下便倏然失去而破碎。真所謂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行禪這幾年的心得也隨著一開始注意身體的氣息變化,氣脈的走向,到瞭解這一切都是隨每個人夙世因緣不同會有不同的光景,不應執著,殊勝境界的有無與行禪的好壞與否根本就不相關。清清淨淨,或走得有些煩惱重量,都不相妨。重要的是,每天,找一段時間,讓自己脫出大腦思維慣性,回歸到覺性大海中泅泳其中,讓生命之流無罣無礙的去流動著吧!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