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Solo Walking 的十大重點

2014/12/4



Solo Walking 的十大重點


From:  Sandy Hsiao


Solo walking行襌方法:

一步三拍: 一步有聲,兩步無聲。有聲步(配合念佛聲)止息妄念,無聲步靜心覌照。
前10-15分鐘讓念頭安定。續走20-30分鐘,讓身心安穩平靜。


Solo Walking 的十大重點:

1. 腳步先下念頭後隨


  念頭(念佛聲)要隨著腳步出去才發聲。

  走solo walking最容易發生的錯誤是念頭領導步伐, 或念頭步伐同時發生。這表示我們還是用大腦意識心在領導身體的動作。走行禪的目的是要讓思考念頭放下主宰的力量,體會大腦放輕鬆休息的釋放感。

  腳步先於念頭(念佛)的主要作用是要轉化急躁的心。 要讓心(念佛聲)如同牧童坐在牛背上,輕鬆穩定地跟隨著牛(身體的腳步)走動,而不是跳下牛背來硬拉著牛走。  如此心較不費力,讓心的力量越來越小。大腦意識越不造作做意,身心寧靜的程度就越廣大。
 
 
 

2. 兩步無聲步發生在覺性中

兩步無聲步發生在知道的感覺裡,如同影相發生在鏡子裡般自然不造作。

不是腦袋瓜用力投射出注意力去觀照兩步無聲步(ex.用手電筒去照射)。  這樣走無聲步的心會再更輕鬆些。



3. 念佛越念越小聲

腦袋瓜念佛的聲音要越念越小聲。因為有念頭,還是會耗損心力。念頭與氣息有關。念頭越少,氣息越順,呼吸越深長。念佛聲越來越小,是一個讓念(有聲音)慢慢過渡到(無聲音)的過程。 讓腳部的流動自然順暢,不急躁。 不要有一股力量去推動腳步的流動。
 

4. 腳步不疾不徐  

念佛聲小,氣息順暢,如同水流風吹般自然。 有一份知道的感覺在念佛,  就像海風吹著船帆,到哪裡都可以任運自在。 身體的力量在此階段漸漸釋放掉。 
 

5.現量體驗當下的聲音

把外面的聲音也納入覺性裡 。   根(腳步)塵(聲音)識(念佛)同時都發生在知道的感覺裡。世界就是根塵識的變化。 當覺性越來越明白時,經驗現前當下的一切人事物,是不會落入比量。
時常檢驗現在外面的一切聲音和我的關係是現量還是比量?

所謂現量,就是單純經驗當下的現象,不會跟記憶裡的過去經驗概念作連結,並且拿來跟當下做對比與分別(比量)。

例:喝茶,味道是現象,第一口是現量,喝下去說有草味,就陷入比量,再分別這是藏茶或紅茶與否,皆是比量。

你跟外在世間的關係是現量還是比量?  能否對外在的聲音當作現量的體驗,現象的經驗 ,不做比量的比較分別 ?


 
 



6.心體離念的念佛

心體離念,是心要超越念頭。出聲步念佛,讓念頭發生在覺性裡,不要與"我"連結。能念的是八識種子在念,  所念的是大腦意識作用 , 沒有主人。 是八識記憶種子系統在作用,而不是有個"我"在念佛,有個"我"的一股勢力在推動,直接與我執脫鉤。   
 

7.情緒任其顯現

 過程中所有情緒任其顯現。對所升起的一切情緒現象,不注意,不在意,讓它自然發生,  不要想去解決它,處理它。氣順不順,心苦不苦,都隨流自在,不管它。
 

8. 自由飛行 

這是solo walking 的決戰關鍵。是"心體離念"的證明階段。

"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礙,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在此階段,大腦裡幾乎已不再有任何的念頭。此時你可體驗一切但不執著一切。

行禪時,腳步在那裏發生著 , 腦袋瓜裡的佛號心經都停下來不再念 。只有腳步,外境聲音在流動 。此時腦袋瓜裡沒有念頭時就沒有念頭,自有一份沒有重量的輕盈感;腦海裡念頭出來時你會知道,但你不去規劃管理這些念頭,也不會陷入情緒裡相應,讓一切如同影相發生在鏡子裡般的清楚明白。映時清明,照後不留。

偶而也會有浮想:心自然而然會想起某種形象,無論是佛菩薩或是神鬼形象跑出來,任其自由 緣生緣滅。慢慢地如大乘起信論裡去體會"覺其念生,覺其念住,覺其念異,覺其念滅 ",對念頭的生住異滅,不斷的訓練下功夫。  讓心的主宰勢力越來越小,而對覺性的體會越來越明亮。
 

9. 唯心無生圓滿

solo walking走到最後會明白:最深的緣起是無生。無生就是在覺性中經驗一切,不想去改變什麼。 

世上所有的一切皆是緣起的生滅聚合。如楞嚴經所闡釋:一切只有名義上的存在, 沒有事實上的存在。所有事物皆是剎那剎那緣起的顯現,沒有任何狀態或現象是固定不變的。 沒有任何事物真正生起過,也沒有任何真的滅亡。一切都在變化中,沒有穩定不變過。我們身體的變化最清楚: 全身細胞一直在變化,這個"我"隨時都在更新中。"當處緣生,隨處滅盡",這就是所謂的"無生緣起"。

以聲音為例:   聲音其實是不相續的,它發生時有片刻停留,隨即變化消失。但我們主觀的認知與感覺讓它固化停留,而感到被躁音干擾。痛苦與聲音一樣,永恆在變化,沒有固定的狀態。是我們執取的心,抓住一時的現象,與過去的概念經驗連結比較,判別好壞是非,再以對未來的臆想焦慮恐懼造成痛苦的延續與難以承受。

如果能體會一切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在覺性裡經驗一切,不想去改變任何事物,任其顯現,則每個當下都是唯心淨土,圓滿無礙。



    
 

10.大悲菩提普賢行

經由solo walking體會到的空性無我,覺性定慧等持的廣大明亮,將此生化為道用,生命拿來利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