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一念之轉

2010/05/03


好友吳泥的家



昨日送愷愷上小提琴課,在路邊停車位倒車時,忽然車窗外出現一位女生破口大罵,說我撞到她的車了,我搖下車窗示意讓我先把車停好再談。下車察看,她的車就停在正後方的停車格裡,兩車之間還有明顯的距離,而她的車況並不好,到處都是擦撞痕跡,並無明顯的新撞之處。



我的感覺是有碰到東西,但以為是路邊的圍欄而非車子間的碰撞。偏偏這位小姐情緒激動,從罵我不會開車,開車技術差……講到我會肇事逃逸之類的控訴型語言盡出。本著在美國開車的經驗,車禍時責任未定前絕不隨便say sorry的原則,我一開始就說,我並不覺得我有撞到她的車,也許可以請人來鑑定,責任歸屬及是否需要賠償的問題。這下子她更是盛怒不已,說我什麼態度,看她開部爛車,就好像是她要ㄟ我錢似的,下車一句對不起也不說。而我急著要去幫上課中的孩子錄影,並不想再與她唇槍舌戰,本來還試圖要理性與她對話,看她充滿憤怒的表情,控訴我不道歉的言行,還說『為人師表的人這種態度可以嗎?』我笑笑對她說『我不是老師,我只是個家庭主婦,現在我有時間的壓力,我孩子在上課等我,需要趕快離開,請問你到底想要什麼?』一開始說要道歉,我就說了,後來說要賠錢,問她多少,她遲疑了一下說『一百』,我問『確定喔?』,拿出錢包,再度問『這就是你想要的?』這下更激怒她了!幾番言語,我說:『我覺得妳的憤怒已不是這單純的車子擦撞(何況我真的不確定有發生否?)問題,也許妳已經累積不少情緒現在在抒發,但我真的不知道你現在想要什麼?』她整個人充滿嗔怒能量的說:『喔!妳還懂心理學喔!我也不想和妳耗時間呢!』就這樣,我問了她三次:『那妳現在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她才冷靜下來說,要我鄭重誠心的為這麼好的天氣,我們卻為了這樣的事破壞了一天的好心情道歉。於是,我真的打從心底充滿了同情與真誠,為了這樣的理由,牽起她冷冷的手,跟她道歉:『我為我們彼此都為此破壞了一天的好心情,誠心的向妳說聲對不起!』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





對我而言,為不是我的錯,開口道歉,是不曾發生的事。但在言語往來中,看著她的臉,我突然覺得,好熟悉的感覺:盛怒之下,衝動的語言,想要對方趕快認錯的堅決,彼此糾纏的互動…..我聯想到種種衝突情境:夫妻之間,親子之間……如果我這個有在練習禪定本覺的人,都在這樣的衝突事相裡跳脫不了,又何況一般的人呢?於是我心中對在這事件中的彼此湧起了一股憐憫,這是多麼無謂的糾纏與計較,如果說聲對不起,能讓她好受,我也沒多大的損失,就說吧!情緒的當頭,要知道自己到底現在在要什麼,是很困難的。但一經主動提醒,是自問也是問對方,卻能釐清一些無明的糾葛。在我靈機一動,主動伸手言和的瞬間,感覺到對方的硬殼也在柔軟當中,也許是這樣的一種真誠,讓纏鬥近二十分鐘的彼此有了休止符吧!對對方,我也打從心底祝福:願她的憤怒能量能消解大半,即便我們是以這樣的緣分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