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因為小時候父母兩人之間都慣用日語交談,每到晚上,豎起耳朵聽隔壁房裡父母的夜談,聽成了我專屬的日文搖籃曲,讓我從小對日語就有相當的熟悉感。到了高中,家裡開始有VHS的錄放影機,當時的錄影帶店裡只有有土曜,木曜劇場的推理單元劇,摔角等節目,選擇性不多;直到後來有了連續劇,就開始了我愛上日劇的歲月。記得當時高二,私立學校已開始模擬考了,我沒認真K書,卻常常熬夜K日劇,考試成績退步神速,還被導師來電要求禁看電視。而那時我最迷戀的日劇偶像有三浦友和,真田廣之,鶴田辰吾等男星及山口百惠,中山美穗,淺野優子等女星。尤其是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這對couple合演的影片,幾乎片片必看,最後他倆有情人終成眷屬,兩人至今依然婚姻幸福美滿,在這多變複雜的情感世界裡,他們的堅真愛情好像圓滿了我年輕時對幸福的憧憬!
人間的愛情童話: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的銀婚紀念
上了大學,選修豐田正枝老師的「豐田100」日文課。雖然真的有拿到一百分,上完一年,還是只會簡單的日語會話。直到畢業後,進了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工作,利用午休時間,把日文級數全上完,由於是每天一小時,一週五天,全程用日語教學,進步神速,打下了後來日文的基礎。直到1991年出國前,還因為語文的優勢,到日商yokogawa公司當了一陣子營業部英日文秘書。這是原來愛看日劇的成果展現,倒是意料之外。
到了國外留學,對日劇難以忘情的我,還很認真在Santa Barbara Goleta downtown找到當地的日本雜貨店,可以租錄影帶來看。每當緊張的研究所考試結束,quterbreak時,便租一整套日劇饋賞自己。看日劇,成了我最大的嗜好與減壓妙方。等老公攻讀博士畢業的那一年,在UCSB 東亞所旁聽日文課,讓日文的閱讀能力增強不少,也因此認識了好友Betsy 及 渡邊老師。
1996年回到台灣,電視台開放了無線頻道,有許多的日劇可看,卻反而沒有那麼瘋狂迷戀了!
之所以會這麼迷日劇,是因為日劇編劇描寫人性極為深刻細膩,劇裡的配樂常常選用古典鋼琴名曲或輕柔音樂,十分動人好聽,而且日本女性特有的温柔语氣,是一向氣質陽剛的我無法企及與羨慕的投射。成長的歲月裡,日劇裡呈現的種種人生,也相當程度的給了我許多啟示。也許是這樣迷戀日劇,年輕時候的我穿著打扮,東洋味十足,常讓人誤以為是日本人。
而今,長大的兒子們陪著我看NHK的大河劇『天地人』與『篤姬』,大學時所修習的日本近代史終於可以派上用場,跟他們聊聊歷史背景與人物,日劇成了我與兒子們另一種互動連結的方式了,陸陸續續看了木村拓哉的『腦科學先生』,福山雅治的『神探迦立略』,木村宏與上野樹里的『交響情人夢』,中井貴一與緒形拳的『風中花園』與竹野內豐的『tomorrow』。前一陣子老大還希望我教他一些簡單的日語會話,看來我對日本文化的喜好,後繼有人了!2006年帶孩子去橫濱東京自由行時,一路上他們倆唸著日語的數數,坐著地鐵,在路邊投幣買罐裝飲料,站著吃拉麵,總覺得好像前世是這樣子一起在此活過似的!
現在能和兒子們一起看日劇,討論劇情,聊聊心得,真是一種很值得感恩的幸福!在韓劇盛行的現今,我依然還是日劇的擁護愛好者,這是其來有自,不會輕易改變了吧!連養隻愛犬,也是日本的代表犬柴犬!Gee!